從貴陽垃圾桶中的哲理得出一種決策制定模式
荷蘭有一個城市為解決垃圾問題而購置了垃圾桶,但由于人們不愿意使用垃圾桶,亂扔垃圾現象仍十分嚴重。該市衛生機關為此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。
一個方法是:把對亂扔垃圾的人的罰金從25元提高到50元。實施后,收效甚微。第二個方法是:增加街道巡邏人員的人數,成效亦不顯著。后來,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:設計了一個電動垃圾桶,桶上裝有一個感應器,每當垃圾丟進桶內,感應器就有反應而啟動錄音機,播出一則故事或笑話,其內容還每兩周換一次。這個設計大受歡迎,結果所有的人不論距離遠近,都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,城市因而變得清潔起來。
垃圾桶模型是企業內部的一種決策制定模式。這個名字是從組織的一系列決策指定中產生出來的,這一模型較早是由美國管理學教授詹姆斯·馬奇(JamesMarch)、科恩(MichaelD.Cohen)、奧爾森(Johan.G.Olsen)等人于1972年提出。
簡單地說,該模型認為,企業員工面對一項決策時,會不斷提出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。這些方案實際上都被扔進了垃圾筒,只有極少數能夠成為較終決策的組成部分。
垃圾桶理論的基礎是馬奇教授對組織行為的觀察,他發現,在企業中工作的人們容易對某些行為模式產生偏好。這些模式成為他們個人選擇問題的解決方法時寵愛有加的“寶貝兒”。作為結論,模型指出:不管問題發生在何時何地,人們都會以此為機會,來實施他們早已選定的解決方法。這會影響到決策的制定過程和較終結果。
該模型的另一特色,是將企業看作由一系列競爭性對策構成的集合體,隨時等待著問題的出現。因此,在垃圾桶模型下,決策可視為問題、對策和決策者的選擇三者的某一特定組合。從這個意義上,較終決策只不過是發生在垃圾筒內的淘金過程的副產品而已。
馬奇和另一位美國管理學者李查德·西特(Richard Cyert)還提出一種觀點。他們認為:企業的運行方式是一種有組織的無政府狀態。這剛好與垃圾筒模型不謀而合。